《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一本自由生活指南

日本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促使了他们在他们的人文社科中对生活方式及极简主义的思想有所发展,最为人所知的可能就是“断舍离”的概念。在工作和生活的模式上,这种极简主义的思考又是以怎样的形式去体现的呢?而这种思考对于我们又有什么参考意义?本期1064.read介绍的就是日本作家本田直之所撰写的《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


之所以阅读到这本书,是因为最近我常去吃盖浇饭,在那家店隔壁就是一家书店,当中有个港台进口书籍的书架。台湾版本的译名叫做《北欧式自由生活提案》。当然了进口书籍的价格总会让人犹豫再三,因此我找到了它的大陆译本《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这本书的作者本田直之是日本的企业家,同是也是杠杆系列畅销书的作者,除此以外还有日本品酒协会认定葡萄酒顾问、世界遗产学会会员、一级小型船舶操纵士的名头。他通过在北欧的采访观察,结合自身的职业发展经验,将获得幸福感跟自由生活的方式引用了经典的一句「Less is more 」来概括。

那么这一句「Less is more」当中又包含了怎样的要点呢?他以日本社会常见的工作形态与生活模式跟北欧社会进行对比,总结出了四个章节的自由生活方式参考。首先是「秉持旧时的价值观,不会得到幸福」。日本的经济其实大家都知道经历了漫长的停滞期,对于年轻一代的精神影响也在幸福感的因素上有所体现。从过去经济泡沫时期,人们通过买买买来换取幸福感,在物质丰盈的现代,年轻一代发现物质上的不断增加已经不足以成为构成幸福感的因素了。结合作者在北欧的观察,在日本的当今社会发展阶段,消费主义的泡沫也需要被消除,从而才能找到幸福感。幸福感的要素不是物质的增加,而应该是体验的获得。丰富的体验才能刺激人产生新鲜与幸福感。

其次,本田直之又提出「想要自由生活,就得做出改变」。在这一章里面他就提到了主动选择的重要性,主要就是说避免陷入老旧的幸福观念中,比如说一成不变的工作、一流的职位、固定的工作地点等等。主要也是基于日本经济的现状,所有看似稳定幸福的工作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公司就突然倒闭了,这种情况下就会陷入无所适从跟找不到下一步的困境。

第三章他提出了一些「为了自由生活,必须舍弃的东西」。这一章节就跟断舍离有点思想上的类似。从他人的价值观中脱离,而去追求自己的自由生活,进而产生幸福感。

最后他提出「寻求全新的生活方式」,鼓励大家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尝试一些选择。当然从我们的角度看有点理想化了,因此可能变得有点鸡汤文学。本田直之就在这个章节提到了一些建议,如寻求多个“复业”,有点类似斜杠青年的意味;还有实践双城生活;让兴趣变成工作等等。

虽然他提出很多的提议都是听起来比较理想化,大多数的人应该也只能将之当成一种参考。不过这种书不就是提出愿景所以才被写出来吗。对于我而言在刚进入职场的这个阶段也可以拿来当作一种价值观参考,提醒自己在工作与生活上不要忘记有所追求,有一些方向感。我喜欢的一个电台节目有一个环节,它的版头是这样的:经历是个人的,观念是多元的,这是一些故事,这是一些人生的参考答案。当我们觉得这样的生活遥不可及的时候,也有可能是我们用了习惯的视角去看。有这样的一份参考答案,或许能让我们试着探索一下自己的可能性。囿于惯习才是可怕的僵硬缘由,不是吗?

本期就来阅读这本《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的序言:为什么生活富足的日本人并不觉得自己幸福


Music:Jason Shaw https://audionautix.com/

网易云音乐

荔枝FM